查看原文
其他

​许新海 :从“小我”自觉到“大我”信仰

许新海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朱永新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新教育究竟有哪些主要特征?——教育世界里的理想国
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新教育实验二十年20本(套)典藏图书推荐目录
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
......

从“小我”自觉到“大我”信仰

作者|许新海 
来源|随缘遇见

我与新教育结缘于2003年3月31日,朱永新教授应邀来海门作《新教育实验》报告。那时我是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刚获评江苏省特级教师,正想带领东洲小学二次创业。遇见朱老师和新教育,让我有了向更高办学境界攀登的强烈憧憬。


2004年,我作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被公派到南澳大利亚大学做访问学者。访学期间,我每天写日志,并在教育在线开辟澳洲课程故事专题帖,写了300多篇课程故事、50封给学生的信,并利用网络带领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朱老师经常跟帖鼓励。2005年初回国,朱老师约我见面,帮助我出版专著《澳洲课程故事:一位中国著名校长的域外教育体验》《澳中跨文化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同年,我考取朱老师的博士,又调任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便一边读博,一边以海门为田园深耕新教育,一边辅助朱老师推动全国新教育实验。

2005年以来,我笔耕不辍,收获许多额外奖赏。2011年,系列成果《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含拙作《做新教育的行者》)获评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实践探索奖一等奖。2018年,系列成果《“新教育实验”的教学改革实践》(含拙作《变革的力量》)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教师节我赴北京领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多年来,是新教育启迪了我的哲学思维、科研方式和管理路径。但这只是“小我”的成功,充其量是一所学校的成功。2005年,我调任教育局后,大力推动区域新教育实验。15年来,海门新教育人用创造性实践,丰富新教育实验内涵,也改造自己的教育生活,推动海门教育又快又好发展。2013年,成立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即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每年承接2万人次面向全国各地的新教育理念、项目和教师培训。我想以行动实现“大我”,努力向着让所有实验区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迈进。

海门建立新教育实验推进机制,在新教育愿景引领下,教育局基教科负责行政协调,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负责项目研究,新教育培训中心负责教师和项目培训,市局、集团、学校三级联动,推动新教育项目在海门每一所学校落地。

海门以新教育项目作为抓手和驱动,倡导行动项目化、项目课程化、课程深耕化,根植校园和教室,推动新教育持续发展。


1.推进每月一事,让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2006年起,海门围绕“新公民教育行动的研究”,以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为抓手,区域推进公民习惯养成教育。
    
2.营造书香校园,让每一个师生丰富精神的底色。海门建构完整阅读体系,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梯性阅读课程。把阅读与学科课程、社团活动、特色发展等结合,加强阅读常态化建设。新教育阅读节成为区域学校共同的节日,让阅读成为师生的基本生活方式。
    
3.构筑理想课堂,让每一节课堂实现生命的深刻共鸣。2008年始,以区域推进“学程导航”教学范式为路径,加大理想课堂研究力度,在观课、研课中夯实有效教学框架底线,形成一批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4.探索共同体建设,让每一位教师获得成长的平台。海门以组建新教育共同体启动新教育实验,建立市直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城乡联动发展共同体、学科发展共同体、校长俱乐部、名师(名品项目)工作室等五种形态共同体,发挥直属学校和名师引领作用,浓厚区域研究氛围。各校研修共同体更是丰富多样,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5.践行文化立魂,让每一所学校怀有独特的气质。2006年,海门启动农村学校“达标创特”工程,培育了绣品文化、童诗教育等一批高水平特色项目。2008年,海门开始学校文化建设探索,把着眼点投向学校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指向学校文化发展,让文化为学校立魂,一所所学校特色文化成就了海门教育万紫千红的新局面。
    
6.缔造完美教室,让每一间教室成为幸福的源泉。2010年,海门推进缔造完美教室项目,从价值系统建构、卓越课程研发、课堂文化打造、节日庆典与社团活动组织等方面,致力于让每一间教室成为师生幸福的源泉。
    
7.研发卓越课程,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适切的课程。依据新教育卓越课程体系,海门启动了《卓越课程三年行动计划》,区域推动卓越课程项目,充分挖掘地方与校本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容,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与可选择的课程资源。

    
8.家校合作共育,让每一位父母掌握科学的家教之道。2007年,海门在全国首创家庭教育日活动。第一个家庭教育日主题是“构建和谐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自此,把每年元旦后第一个周末定为家庭教育日。每个家庭教育日围绕一个主题,举办丰富多彩活动,广泛宣传先进家教理念。
    
全国不知有多少校长教师成长得到朱老师关心和帮助。这就是朱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正是这种魅力成了全国新教育人创造生命奇迹的成长力量。如今,我既是新教育实验参与者、研究者,也是组织者、引领者、推广者。不敢说已经成就“小我”,至少我已经有了行动和坚持的自觉;更不敢说已经成就“大我”,是开始的缘分,更是后来恩师身体力行和一路指引与督促,让我不敢懈怠,一直保持与全国新教育同仁携手同行的状态,因为我是新教育的行者,永远守望在新教育前行的路上。


新教育实验的一面旗帜——专访许新海:努力让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许新海:如何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
许新海: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理想课堂与十大行动的关系
许新海:创新与超越:改变区域教育生态——如何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实验?
许新海:于危机中得新机——面对疫情,新教育的行与思
许新海:新时代,我们怎样做德育?——学校立德树人如何落在实处?
许新海: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做新教育的行者
许新海: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